欢迎登陆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 医院动态

以爱为名,守护新生——记一场生命最初的奇迹

发布时间:2025-09-19

2025年9月7日,凌晨4点59分的病房走廊,急救推车的轮声划破寂静。一名刚从窒息边缘被拉回的女婴,裹着小小的襁褓,在监护仪的滴答声中,闯入了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她的人生第一天,便与死神展开了较量。

这份艰难,早已在母亲的孕期埋下伏笔。胎盘早剥的危急、产前大出血的凶险、子宫胎盘卒中的复杂,再叠加重度子痫前期与妊娠期贫血的双重困扰,每一项都像沉重的枷锁,让这个新生命的孕育之路布满荆棘。仿佛从一开始,命运就用最严苛的方式,考验着她活下去的勇气。

出生时的Apgar评分,更是将危机推向顶点:1分钟仅2分。监护仪上微弱的心率曲线,她几乎毫无反应的小小身体,都在宣告着生命的脆弱。“抢救!” 没有丝毫迟疑,医护人员立刻投入战斗——纤细的手指轻柔却迅速地清理呼吸道,规律有力的心脏按压叩击着生命的节拍,复苏气囊的每一次加压,都承载着“一定要救活她”的信念。5分钟后,评分升至5分;10分钟,再攀至6分。虽然生命体征终于有了回升的迹象,但危险并未远去:反应依旧迟钝、肌张力持续偏低、原始反射迟迟未能引出……“新生儿重度窒息”“高危儿”“可能感染”“脑损伤风险”,每一张诊断单上的字眼,都像千斤巨石,压在医护人员的心头。可从始至终,没有人说过“放弃”二字。

夜班医生祝颖,从手术室到病房,一路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这个脆弱的小生命,目光始终紧锁着监护仪上的数值;护士滑颖早已提前做好准备,温箱调试、急救物品清点,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只为给她创造最安全的环境。凌晨4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宋美丽医生与听班护士李婷婷接到消息,第一时间奔赴病房。灯光下,他们的身影忙碌却有序,每一次指令、每一个操作,都凝聚着专业与责任,为这场生命保卫战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接下来的九个日夜,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与风险的博弈。医疗团队每天紧密会商,根据女婴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严密监测心率、呼吸、血氧等生命体征,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波动;精准给予营养支持,为她脆弱的身体输送能量;细致开展神经功能保护,尽全力降低脑损伤的风险。而在李爱丽护士长的带领下,护理团队则用耐心与温柔,为她编织起爱的防护网——喂养时,小心翼翼地调整姿势,确保每一口奶都能被顺利吸收;皮肤与脐部护理时,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珍宝;每当她因不适哭闹时,护士们总会轻声安抚,用温暖的手掌轻轻拍打她的后背,让她在陌生的世界里感受到久违的安全感。专业的治疗与人文的关怀交织,成为支撑女婴挺过难关的力量。

终于,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希望的曙光逐渐照亮了阴霾。女婴的精神状态一天天好转,能渐渐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吃奶量也稳步增加,曾经微弱的生命,终于绽放出蓬勃的生机。出院那天,家属手捧一面鲜红的锦旗,眼含热泪地送到医护人员手中,上面“精心守护保安康,医专儿科护新生”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不仅是对医护人员专业能力的最高认可,更是对那个紧张夜晚里,所有坚守岗位、不曾放弃的生命守护者,最真挚的感激。

生命有时真的脆弱如斯,一场突发的危机,就能让新生的希望摇摇欲坠。可它又在爱与专业的守护中,展现出惊人的坚韧——就像这个女婴,在医护人员的全力以赴下,冲破了重重阻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明。这场发生在黎明前的生命保卫战,再次印证了:医学是严谨的科学,需要精准的判断与专业的技术;它也是温暖的艺术,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而最终,它更是一场以生命温暖生命的奔赴,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感受到人间至爱的力量。(宋美丽 滑颖)

 


微信咨询平台
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菏泽医专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