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红色家规》,字里行间流淌的革命先辈家风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职业与信仰交织的前行之路。作为护士长、更是一名党员,那些浸润着“忠、廉、严、爱”的家规警训,早已超越了家庭伦理的范畴,化作践行初心的行动指引,在护理岗位中折射出深刻的现实回响。
一、“忠”:把忠诚刻进职业底色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入党时的铿锵誓言,亦是红色家规的灵魂。护理工作看似琐碎,却连接着生命的重量——深夜巡视病房时紧盯监护仪的目光,抢救患者时精准执行医嘱的双手,协调医患矛盾时耐心倾听的姿态,皆是“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健康事业”的具象化表达。记得曾遇一位老人情绪低落,孩子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她,我们团队主动承担起“临时家人”的角色,从帮忙打饭等生活照顾到心理疏导,直至老人康复出院时攥着我的手说“看到你们胸前的党徽,就觉得心里踏实”。那一刻忽然懂得,护士的白大褂与党员的红徽章,从来都是守护生命的“同频符号”。
二、“廉”:以清白筑牢职业防线
红色家规中“不搞特殊化”“不占公家一分一毫”的戒律,落在医疗岗位上,便是“拒红包、抵诱惑、守底线”的日常修行。曾有患者家属硬塞红包表达谢意,我总会微笑着摆摆手说:“您的信任,才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在科室管理中,从耗材领用的精准登记到绩效分配的透明公开,从带教新人时反复叮嘱“莫拿患者一针一线”到组织廉政学习时剖析真实案例,我始终相信:清白是职业的“护身符”,更是赢得患者尊重的根基。正如老一辈革命家所言,“廉者,政之本也”,于护理工作而言,廉亦是“护之本”——唯有干干净净做事,方能坦坦荡荡守护生命。
三、“严”:用严谨守护职业尊严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是红色家规的重要内涵,落在护理操作中,便是“三查十一对”的严格执行,是应急预案演练时的分毫必究,是护理文书书写时的字斟句酌。记得科室曾收治一名罕见病老人,病情复杂需多学科协作。那段时间,我们团队反复讨论细化每一项护理措施:精确到毫升的补液速度、分时段的生命体征监测、甚至老人情绪波动时的安抚话术……最终,老人转危为安的那一刻,我忽然读懂“严”的本质——不是苛责,而是对生命的敬畏。身为护士长,既要严管自己,带头遵守操作规范;更要严带团队,让“严谨细致”成为刻进骨子里的职业习惯。
四、“爱”:以温情传承职业温度
红色家规中不乏“关爱同志、体恤群众”的温情底色,这与护理工作的“仁爱之心”不谋而合。面对重症患者,我们是握着他们的手说“别怕,我们在”的陪伴者;面对家属焦虑,我们是耐心解释病情、疏导情绪的倾听者;面对年轻护士困惑,我们是手把手教操作、心贴心传经验的引路人。之前有一位临终患者说躺在床上很久了,好想起来出去转转。通过医生的评估和家属的同意下,我们便为她裹紧毛毯,推着轮椅,带他到病房走廊和阳台,隔着窗户陪他看了看外面的景色。看到患者虽然很疲惫,但嘴角扬起的笑容,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护理工作的“爱”,从来不止是技术层面的照护,更是用生命温暖生命的初心坚守——这,正是红色家规中“为民情怀”的当代传承。
合上《红色家规》,指尖仍有墨香。那些跨越时空的家规家训,早已化作日常工作中的点滴行动:是交接班时多问一句“今天感觉怎么样”的牵挂,是拒收红包时那句“这是我们该做的”的坦然,是带教时反复叮嘱“细节决定成败”的严苛,更是面对党旗时始终未改的拳拳初心。身为护士长、身为党员,我愿以红色家规为镜,在护理岗位的“小事”中守好“大德”,让白大褂上的党徽,始终闪耀着“忠诚、干净、担当”的光。
——中医针灸党支部:徐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