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的根本在于制造“能量负平衡”,但绝不是盲目节食(比如只吃蔬菜)。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和代谢下降。关键在于控制总能量的同时,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推荐摄入量:每日能量摄入比日常降低30%-50%(约500-1000千卡),降幅需兼顾减重效果与身体机能。
三大营养素配比: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50%-60%,优先选择全谷物(如燕麦、糙米),依靠膳食纤维延缓血糖上升、增强饱腹感。
蛋白质:占总能量15%-20%,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虾、鸡胸肉、豆腐),维持肌肉量并增强饱腹感。
脂肪:占总能量20%-30%,选择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严格控制摄入量(例如每天10-15颗巴旦木),避免摄入饱和脂肪。
三餐分配:按照3:4:3的比例分配能量,避免因某一餐过度饥饿而导致暴饮暴食。
两大基石:吃什么 & 怎么吃
选对食物是基础,正确的进餐习惯是关键,二者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吃对”:
1.聪明选择食物(What to Eat)
遵循“多吃营养密度高、少吃能量密度高”的原则:
多吃:全谷物(替代精米白面)、新鲜蔬菜(每天300-500克)、低糖水果(每天200克以内)、优质蛋白(每餐必备)。
少吃:油炸食品、奶油糕点、肥肉、高糖饮料(含糖量远超每日推荐)。
清淡饮食“三控”:
控盐:每日≤5克(约1啤酒瓶盖),避免水肿与食欲增加;
控油:每日烹调油≤25克(2-3汤匙),选择蒸、煮、凉拌替代煎炸;
控糖:每日添加糖≤25克,不额外给粥或牛奶加糖。
严格限酒:酒精能量密度高,且容易搭配高油下酒菜,减重期间应尽量避免。如无法避免,务必严格控制摄入量。
2.科学进餐习惯(How to Eat)
规律三餐:固定吃饭时间,定时定量,避免因过度饥饿引发暴食。
重视早餐:不吃早餐会导致上午血糖偏低、食欲紊乱,反而摄入更多能量。
晚餐适宜:尽量在17:00-19:00完成晚餐,之后不再进食;晚餐应清淡、减少主食,避免辛辣油腻影响睡眠。
细嚼慢咽:大脑接收“饱”的信号需要20分钟,每口咀嚼15-20次,避免过量进食。
调整顺序: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提前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摄入。
安全减重小贴士
目标:6个月内减掉当前体重的5%-10%,兼顾健康与效果。
速度:每月减重2-4公斤为宜,过快减重容易导致水分流失和反弹。
耐心:出现“平台期”(体重1-2周不下降)属正常现象,可通过调整饮食或增加运动来突破。(供稿: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