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是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故事》,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烽火岁月的门。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那些惊心动魄又热血沸腾的故事,让“共产党员”这一身份,不再只是简单的称谓,而成为一种精神的图腾,承载着信仰、担当与牺牲,深深叩击着我的心灵。
书中的革命先辈们,身处暗潮汹涌、荆棘满途的时代,却以钢铁般的意志,点燃信仰之火。李大钊先生,在反动势力的绞杀下,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以热血为墨,信仰为锋,在黑暗中辟出一条希望之路。他让我明白,共产党员的信仰,是能穿透阴霾的强光,哪怕前路荆棘满布,也要为理想燃尽最后一分热、发尽最后一分光。这种纯粹的信仰,于今时今日,依旧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在临床工作里,面对疑难重症,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为信仰,为患者康复倾尽全力;在科研探索中,以突破医学难题、守护人民健康为信仰,在未知领域勇敢拓荒。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先辈们的牺牲精神,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以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直面死亡;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那句“怕死不当共产党”,让青春永远定格在15岁,却让“共产党员”的称号永远鲜活。他们的牺牲,不是终结,而是传承的起点。作为医务工作者,这种牺牲精神,化作日常里的默默坚守:疫情来袭时,白衣为甲,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在病房与病毒鏖战;灾难突发时,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废墟、在险境,用专业与死神竞速。这不是无所畏惧,而是身为共产党员、身为医者,将“为人民服务”“守护生命健康”的使命,融入骨血后的本能担当。
革命先辈们的故事,也让我看到“鱼水深情”的力量。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靠的是百姓拥护;焦裕禄扎根兰考治沙,把自己活成了百姓心中的 “主心骨”。他们深知,党的力量源于人民,党的使命系于人民。落到医疗工作中,便是以患者为中心,把每一次问诊的耐心、每一个治疗方案的精心、每一回康复指导的用心,都化作连接医患的纽带。就像书中先辈们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我们也要深入患者,倾听他们的病痛与需求,用医术和仁心,筑牢健康守护的防线,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只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读完这本书,“共产党员”于我,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永远在为理想奋斗的灵魂。他们的故事,是一部永不褪色的教科书,让我懂得,身为党员,要以信仰为帆,不惧风浪;以牺牲为锚,站稳立场;以人民为舵,把稳方向。在医疗岗位上,将革命先辈的精神,融入每一次查房、每一台手术、每一份处方,让“我是共产党员”,成为患者眼中值得托付生命的勋章,成为新时代医者践行使命的最强音。
未来,我会带着从书中汲取的力量,在党旗下、在白袍中,继续书写属于共产党员、属于医者的担当,让革命精神的火种,在守护健康的征程中,永远炽热、永远明亮。
——行政综合管理部第一党支部 王琰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