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功能价值等重要内容,揭示了文化建设的使命、目标和实现路径。
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高度评价广大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一袭白衣,一颗仁心,一片赤诚,逆风前行,勾勒出医务人员平凡而伟大的模样。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卫生健康行业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手术室工作还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是一个高度协作的环境,通过与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确保信息畅通、工作无误。面对生死考验,医务人员需要保持冷静和专注,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去救治每一位患者。
然而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不但给患者造成躯体上的疼痛,而且对患者精神上造成很大压力,从而导致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增加围术期风险。人文关怀是医学领域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通过术前访视、健康宣讲视频等方式,通过“预适应对术前中重度焦虑患者的影响效果”的研究,积极探讨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的方式,降低患者围术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除此我们将从设置良好的物理环境、心理社会环境着手,加强术前转运、手术等候期间、手术期间人文关怀措施。比如手术室工作人员主动问候患者,礼貌称呼,根据手术需要摆放合适及舒适的体位,避免损伤及过度暴露。增强医护人员的同理心,麻醉前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及时察觉和认识患者情感和情绪,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
医学人文关怀的提升是对人民健康需求的回应,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需要通过医学实践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创造了一种跨越隔阂、超越冲突,倡导共同繁荣、美美与共的全新文明形态。(手术麻醉党支部书记 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