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的生死救援—1例子痫突发心跳骤停孕产妇救治病例
12月3日,护理部组织召开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护理部、科护士长及各科室护士长、副护士长参与本次讨论。主题为子痫突发心跳骤停孕产妇紧急剖宫产患者的病例讨论。本案例为我院第一次多护理单元之间的联合救援,体现了护理多学科协作(MDT),该模式的运用是不同科室之间,不同护理专科之间打破壁垒,以患者为中心,解决疑难问题,为患者提供整体化、全程化和专业化的高质量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病例回顾:
患者34岁,第3次妊娠、体重100KG的38周孕妇。因“停经 37 周+5 天,呕吐 1 小时余”急诊入院,入院后患者出现呕吐、抽搐,继而心脏骤停,经妇产科、心血管内科、ICU、麻醉科等多学科协助抢救,成功恢复生命体征,并紧急送手术室行剖宫产术,儿科、产房等相关科室紧急联动,母婴平安。产妇转入 ICU,新生儿转至新生儿科,母女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病历讨论:
急诊科护士长刘敏详细回顾了院前急救流程,就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急救流程、应急处置、部门协作方面的细节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今后此类患者的救治争取更多宝贵时间和安全保障。
妇产科护士长赵忠芳分享了病房内的紧急处置经验,针对孕产妇心跳骤停应对策略和如何实施高质量胸外按压进行了讨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完整版》主张在进行胸外按压时不对孕产妇进行倾斜处理,而是持续手动让子宫侧移。具体操作:在子宫右上缘用⼿将⼦宫尽量向左推,使⼦宫偏离中线约4cm左右。通过《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与ECC指南摘要》的学习掌握了孕妇高质量CPR急救要领。
手术室副护士长吕亚平分别就术中配合要点、麻醉护理要点、产妇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控和术中保暖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汇报与讨论。
儿科护士长李爱丽针对“高危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的主要护理问题:皮肤黄染、潜在并发症及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等进行了学习讨论。
护理部主任穆君蕊与各位护士长就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患者病情护理评估及汇报制度落实、CVC导管维护拔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解决,形成共识。 并对今后的工作中多学科协作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急救能力,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加强健康宣教,指导合理康复锻炼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次病例讨论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团队协作、规范救治流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供稿:赵忠芳)
参考文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完整版;
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CPR与ECC指南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