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今年的宣传活动的口号是:
“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这个主题旨在提醒人们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同时也强调该病对生活的影响,
并鼓励人们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利用障碍等因素引起的代谢疾病,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是它最典型的症状。众所周知,糖尿病目前已经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虽然大家都对糖尿病深恶痛绝,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仍在逐年上升。
糖尿病,正在危害国人的生命健康
不妨马上来自测一下自己的糖尿病风险↓↓↓↓
(提示:该评分表可用于20~74 岁普通人群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4]。具体方法:从上述表格每一大项中选择和自己相关的分值。所有分值相加进行评分。)
如果你的自测分值大于或等于25分,表示你的血糖可能有异常,你可能正处于糖尿病前期,建议赶紧就医。
这时,很多人可能会一脸懵:糖尿病前期是什么鬼?
其实临床上说的糖尿病前期,是指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中间的高血糖状态。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约有4.934 亿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35.2%。
如果处于糖尿病前期却置之不理,就有一定几率在几年内发展为糖尿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还会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足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导致截肢等临床结局,严重影响个体生活质量。
研究表示,有效的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降低其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
目前认为,如果被糖尿病前期盯上,尽快开展并坚持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干预应作为预防糖尿病的基石并贯穿于糖尿病前期处理的始终。
那该如何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呢?建议可以从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两方面来入手——
1、调整饮食
每日的饮食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7]),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能量供给量应根据年龄,体型及劳动强度确定;根据食品交换份法调配食物,使食谱尽量多样化,并选择优质蛋白质,适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减少食物中盐、脂肪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做到定时、定量、定餐[8]。此外,谨记还要戒烟限酒。
2、增加运动
日常要适当加强运动,特别推荐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有氧运动推荐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太极拳等,可以结合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爱好进行选择,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持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规律有氧运动的同时应每周至少进行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杠铃或抗阻练习器械),2次抗阻运动应间隔1~2天,每周3次更理想[7]。运动时注意还要结合自身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并做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而一旦发现生活方式干预不理想,则应考虑进行用药干预。因此,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来防治糖尿病。
那么,糖尿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怎么做才能远离糖尿病?
戳图了解↓
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