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网首页
  • 活动动态
  • 大家读·大家谈
  • 大调研·大讨论
  • 【百日攻坚】为民解急难愁盼
  • 大家读·大家谈

    学习《文脉国脉紧相连》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11-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报告深刻阐述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化自信自强与“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深厚底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彰显文化自信自强的文化逻辑。“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也是赓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密切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供持续的思想动力。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多元包容的现代文化,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中华文化立场上,建立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文化基础上。

    我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刻把握文化自信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其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建设好,让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强大起来。在具有“高度的文明”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必然是协调发展的,二者紧密联系、互为条件,并统一于具体实践活动。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开启新征程,我们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大支柱,二者不仅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两个支柱要做到相互协调、协同发力、齐头并进,在一个“水平线”上共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以“高度的文明”推动中国社会整体跃升、行稳致远。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定文化自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铺展开,产生各种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更加自觉地用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始终高扬思想旗帜、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奋斗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铸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联系实际,我对我们医院党委明确提出的不断提升医院管理能力,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的三层模型中,第一层营造合理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又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营造合理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就是让我们附院人有共同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形成我们特有的文化形象,激发附院全体人员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使我们附院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我们医院的做大做强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影像检验党支部书记 李国仓)



    版权所有: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备 : 鲁ICP备19025692号